![]() | ![]() |
Gold V.1.3.1 signal Telegram Channel (English) | 黃金交易訊號 V.1.3.1 Telegram 群組 (中文) |
關於經濟的主流敘事正在轉變——投資者應密切關注推動這一變化的各項因素。在過去兩年裡,外界主要關注聯邦儲備局是否能夠實現「軟著陸」,即在不引發經濟衰退的情況下壓低通脹。然而,最近的經濟數據顯示,這樣狹隘的說法已無法全面反映現狀。
如今,可以明確看出,美國強勁的經濟增長和逐步緩和的通脹,並非僅僅是聯準會利率政策的結果。相反,供應面因素——包括生產力提升以及勞動力供給擴大——發揮了比以往認為更重要的作用。這些因素提升了經濟不過熱狀態下的增長潛力,使國內生產總值(GDP)能夠強勁增長,同時通脹也趨於緩和。這意味著,2024年及2025年所見的正面成果,與其說全歸功於中央銀行的調控,不如說更應歸因於經濟本身的韌性。
展望未來,政策風險變得更加明顯。新一輪貿易關稅及更嚴格的移民政策等潛在阻力,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限制供應面帶來的益處。因此,經濟增長預計將從近期約3%的步伐放緩至2025年的2%或略低。雖然通脹預期將持續下降,但可能不會立即達到聯準會2%的目標,部分價格壓力仍將持續。
在美國以外,其他主要經濟體並未同時實現強勁增長與通脹回落,這主要是因為它們的供應面條件不如美國有利。儘管當前環境仍然高度不確定,但主導敘事已經出現轉變:投資者與決策者不應只關注聯準會的政策行動,更應同時重視影響潛在增長、生產力及勞動力供給的基本趨勢。這樣的更廣闊視角,將是應對接下來一年複雜局勢的關鍵。
![]() | ![]() |
Gold V.1.3.1 signal Telegram Channel (English) | 黃金交易訊號 V.1.3.1 Telegram 群組 (中文) |
講座內容頁面 |
![]() |
進入 |
講座內容頁面 |
![]() |
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