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新宣布對中國加徵10%關稅:影響分析與全球後果
特朗普將於2025年2月實施的新一輪10%中國進口商品關稅,再度點燃中美貿易緊張局勢。中國已向世貿組織提出申訴,但經濟影響難以忽視,出口恐下跌40%,GDP可能減少0.9%。中國或採取稀土出口限制等反制措施。隨著談判機會渺茫,全球貿易充滿不確定性,重創關鍵產業與外交穩定。中美貿易戰的最新發展值得業界密切關注,企業應提前布局風險管理。
特朗普將於2025年2月實施的新一輪10%中國進口商品關稅,再度點燃中美貿易緊張局勢。中國已向世貿組織提出申訴,但經濟影響難以忽視,出口恐下跌40%,GDP可能減少0.9%。中國或採取稀土出口限制等反制措施。隨著談判機會渺茫,全球貿易充滿不確定性,重創關鍵產業與外交穩定。中美貿易戰的最新發展值得業界密切關注,企業應提前布局風險管理。
川普總統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進口商品的新關稅政策引發經濟擔憂。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徵收25%關稅,對中國商品徵收10%關稅,加上暫停321條款豁免,企業成本急升,貿易受阻。加拿大能源關稅或將進一步調高,美國企業面臨更高消費價格及供應鏈困擾。同時,受影響國家的報復措施可能加劇貿易緊張局勢,增加經濟不確定性。此貿易戰升級恐對全球經濟帶來深遠影響,引起關注。
《中國關稅演變:特朗普 vs. 拜登》深入分析兩屆政府如何影響中美貿易。特朗普對3800億美元商品徵稅,拜登則延續關稅政策並新增180億措施,導致GDP下滑、就業減少、消費成本提升。如今,特朗普第二任期釋出對話信號,預示政策調整趨向。這場中美貿易角力如何影響全球市場及美國經濟?探索更多,掌握最新動態!
日本經濟正處於轉型階段,核心通膨預計至2025年將持續高於日本央行2%的目標。在強勁勞動市場的推動下,薪資上升提升了可支配收入與消費支出。此外,日本央行的利率調整策略,以及生產力、科技與治理的結構性改善,進一步支持經濟永續增長。薪資、物價與消費的良性循環正重塑日本經濟格局,為未來奠定更穩定且有韌性的發展基礎。
川普重申要求歐盟增加美國能源進口
美國總統川普再次呼籲歐盟加大對美能源採購,旨在縮小貿易逆差、擴大美國能源出口、並鞏固全球能源主導地位。此舉符合其「美國優先」政策,同時為歐盟帶來能源安全及價格競爭優勢。如實施,可能重塑全球能源市場,挑戰如俄羅斯等現有供應商,並對美國及國際經濟產生連鎖影響。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自2025年2月1日起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商品徵收25%關稅,目的是應對移民及毒品政策挑戰,但可能導致美國消費者每年額外支出1,500美元,引發通脹。同時,計畫設立外部稅務局管理貿易收入,但需國會批准。此外還包括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達60%關稅及北極鑽油能源計劃。經濟學家警告此舉或將引發廣泛經濟影響。
特朗普自2025年2月起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商品徵收25%關稅,料將重塑美國貿易格局,引發褒貶不一的反應。同時,特朗普宣布多項降低能源成本、放寬監管及應對通脹的政策,包括阿拉斯加石油鑽探、削減開支指令及能源緊急狀態令。他專注提升美國能源獨立性並減輕家庭開支,但此舉預計將對全球經濟與環境帶來深遠影響。
全球經濟增長穩定,IMF預測2024-2025年將維持3.2%-3.3%的增長。美國經濟領先復甦,消費強勁、勞動市場穩健及政策效應助推增長預期上調。通脹顯示緩解跡象,料2025年降至3.5%,得益於央行干預和供應鏈改善。儘管地緣政治緊張與貿易中斷,全球經濟展現韌性,為政策制定者提供合作與持續復甦的機遇。
中國經濟有望在2024年第4季度實現5%的GDP增長目標,但2025年風險加劇,包括房地產市場不穩、地方政府財政壓力及美國關稅威脅,增長或降至4%。外貿緊張升溫、內部挑戰加重,中國需加快推行包括貨幣貶值在內的積極政策,以保持經濟動力。面對這些挑戰,如何穩定2024年後的經濟成為關鍵。
越南海運總公司(前稱Vinalines)正邁向雄心勃勃的成長計劃,目標至2035年實現30億美元營收。公司計劃每年擴大船隊規模20%、升級港口基礎設施,並於2030年前投資138億美元於海港建設,致力於將越南打造為全球貿易樞紐。透過財務復甦、策略性合作及私有化進程,公司展現強勁韌性,有望應對貿易挑戰並推動海運業穩定成長。
![]() | ![]() |
Gold V.1.3.1 signal Telegram Channel (English) | 黃金交易訊號 V.1.3.1 Telegram 群組 (中文) |
講座內容頁面 |
![]() |
進入 |
講座內容頁面 |
![]() |
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