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Gold V.1.3.1 signal Telegram Channel (English) | 黃金交易訊號 V.1.3.1 Telegram 群組 (中文) |
阿根廷大豆重返中國市場:全球農業供應鏈迎來新局面
阿根廷總統米萊近期作出一項深具戰略意義的決策,讓沉寂多年的阿中農產品貿易再度啟動。預計於2025年7月,阿根廷將出口3萬公噸大豆粕至中國,這是自2019年以來的首次出貨,對雙邊貿易關係而言是一個明確的轉捩點,同時也對當前高度緊張的全球農產品供應局勢帶來新的變化。
根據國際農業大廠邦吉(Bunge)透露,這批大豆粕的試驗性出口,預計將在今年9月啟程,抵達中國廣東。這並非簡單的一筆訂單,阿根廷油籽與穀物加工出口商商會主席古斯塔沃·伊迪戈拉斯強調,此次合作標誌著雙方朝「穩定且長期」的貿易模式邁進。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中國雖已正式批准阿根廷大豆粕的進口,但遲遲未有實際操作。今次出貨,意味著許多實務層面的障礙已被清除,為未來的長期合作鋪平了道路。
背後推動這項合作的,還有中美日益升溫的貿易摩擦。隨著美國對中國商品的關稅提升至高達245%,中國在進口大豆與相關飼料原料上面臨更高的成本壓力。這促使中國加快腳步,向南美尋求供應多元化的替代方案。
阿根廷2024/25年度預估大豆產量高達5,200萬噸,產能僅次於巴西。該國不僅擁有豐富的資源與高效的產出條件,其大豆粕價格在國際市場上也具有明顯的競爭力。本次出口產品的成交價格約為每噸360美元(含運費),較美國同類產品便宜約50美元。而在航運方面,阿根廷可選用巴拿馬運河路線,運費成本也低於傳統的蘇伊士運河。
對於中國的飼料生產商來說,例如新希望集團等業者,這無疑是降低成本、穩定供應的好時機。而對阿根廷而言,此筆訂單只是冰山一角。在出口稅調降(從33%降至26%)以及9億美元的中阿貿易合作協議、50億美元貨幣互換安排的政策與金融支持下,阿根廷農業部門正積極爭取提升在亞洲市場的曝光與市場份額。
當然,當前交易屬於「試水溫」性質,中方進口商將密切留意產品是否能順利通過檢疫,品質是否穩定。如果首批合作進展順利,後續不排除將有更多、更大規模的採購協議出台。
對於正在尋求出口多元化的阿根廷來說,中國市場的開放提供巨大潛力。在減少對傳統歐美市場的依賴之餘,亦為當地農產品出口商創造了新的增長動能。
整體而言,全球農業供應鏈正處於結構性重組的關鍵時期。中美關係的不確定性讓中國近年加速與阿根廷、巴西等新興供應國合作,這不僅是因應成本及風險的策略選擇,某程度上也代表國際農產版圖正逐步朝多極化方向發展。
展望未來,若阿根廷順利克服物流效率與內部政策障礙,成功擴大對中國的出口規模,其在全球大豆市場的地位將可望更上層樓。同時,美國農產品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優勢或進一步被削弱。
大豆粕看似平凡,實則牽一髮動全身。在這波變局當中,從農業企業到投資者,都須重新評估風險與機遇,掌握全球供應鏈重塑所帶來的新可能。
![]() | ![]() |
Gold V.1.3.1 signal Telegram Channel (English) | 黃金交易訊號 V.1.3.1 Telegram 群組 (中文) |
講座內容頁面 |
![]() |
進入 |
講座內容頁面 |
![]() |
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