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Gold V.1.3.1 signal Telegram Channel (English) | 黃金交易訊號 V.1.3.1 Telegram 群組 (中文) |
中國經濟持續承壓:零售與製造業增長放緩
近幾個月來,中國經濟形勢日益緊張,主要指標顯示,零售銷售和工廠產出增速均有所減緩。對投資者、商業領袖以及分析師而言,這些發展動向對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市場布局與預期具有重要影響。
主要經濟指標持續下降
作為經濟健康的關鍵信號,領先經濟指標(LEI)至2025年7月持續下跌,這已是今年連續第七個月下降,凸顯出全面放緩的態勢。儘管機械與運輸設備進口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支撐,但仍難以抵消整體疲弱。八項指標中有五項出現負面影響,自2022年4月以來消費者信心低迷,成為主要拖累因素。
LEI的半年和年度增長率持續為負,且六個月擴散指數低於50(表示大多數組成部分正在走弱),至7月再次發出經濟衰退的信號。這一趨勢尤為值得關注,因為LEI常被視為經濟轉折點的前期預兆。
同時,一些臨時性紓困措施,例如2025年8月宣布的關稅暫停90天延長,只能釋放有限壓力。國內需求疲弱、房地產長期下行,以及全球不確定性等根本性阻力仍然對經濟表現帶來顯著壓力。
零售與工廠產出:疲軟跡象顯現
最新數據顯示,作為經濟增長主要動力的消費支出明顯趨緩。零售銷售的放緩,不僅反映消費者行為更為謹慎,也體現出國內經濟面臨更廣泛的挑戰。同樣,工廠產出速度降低,受制於國內外需求的疲軟。工業活動一直是支撐中國快速發展的支柱,因此此現象尤為顯眼。
從官方統計數據深入分析可見,雖然部分領域如高端製造業及重要設備進口仍保持適度增長,但大多數類別則處於下滑或停滯狀態。這種不均衡的復甦顯示,儘管局部領域仍有韌性,但遠不足以提振整體經濟。
消費者信心持續低迷
消費者信心對維持增長、推動零售和促進投資至關重要。然而,自2022年初以來,中國消費者表現出持續的謹慎,信心水平持續低迷。造成這一局面的因素多樣,包括就業市場的不確定、資產價格波動,以及房地產行業的持續憂慮。
值得注意的是,長期以來為經濟刺激和財富效應提供支持的房地產市場持續下行,不僅使家庭財務壓力加重,也進一步削弱消費意願。若房地產領域無法明顯好轉,近期消費者信心更全面復甦的可能性較低。
官方GDP預測呈放緩態勢
儘管面臨諸多挑戰,中國的同步經濟指標——衡量當前經濟狀況的指標——於2025年7月增長0.9%,略低於6月的1.1%。2025年上半年,實際GDP增長率為3.2%。雖較前期有所改善,但仍遠低於中國以往高速增長時期的水平。
展望未來,預計2025年全年實際GDP增速將降至4.7%,低於2024年的5.0%。儘管仍維持擴張,但步伐顯著放慢,標誌著經濟由強勁復甦轉向較為溫和且不均衡的增長。當前形勢要求市場參與者和政策制定者保持警覺並靈活調整策略。
展望與啟示
綜合來看,中國經濟正處於調整期,主要特徵為零售銷售放緩、工廠產出疲弱,以及消費者信心持續低迷。官方指標顯示阻力仍在加劇,短期政府措施如暫停關稅僅能提供暫時支撐,若無重大政策介入或外部意外利好,固有弱勢難以逆轉。
對於投資中國或在區域內經商者而言,當前信號凸顯了風險管理的重要性,須密切關注政策動態與行業趨勢。雖然增長仍在延續,但雙位數高速增長的時代已然過去,未來應以更具靈活性、數據驅動,以及深刻理解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策略應對。
![]() | ![]() |
Gold V.1.3.1 signal Telegram Channel (English) | 黃金交易訊號 V.1.3.1 Telegram 群組 (中文) |
講座內容頁面 |
![]() |
進入 |
講座內容頁面 |
![]() |
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