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Gold V.1.3.1 signal Telegram Channel (English) | 黃金交易訊號 V.1.3.1 Telegram 群組 (中文) |
理解美中最新貿易爭端:關稅、報復與未來展望
美國與中國的貿易關係在2025年再次進入動盪期。此次波動的核心在於新一輪的關稅與報復措施,這些舉措正在重塑經濟格局,影響從全球供應鏈到各企業的營運表現。以下為此事件的全方位解析、深層意義,以及金融觀察者應考慮的重點。
新關稅時代
今年初,特朗普總統領導下的美國政府重新點燃與中國的關稅爭端,作為全面貿易政策改革的一部分。首波行動為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徵收10%的關稅,理由包括:打擊非法合成鴉片類藥物(尤其是芬太尼)的流入,以及調整長期貿易失衡。此舉的規模與速度令全球市場震驚,對製造商、進口商與消費者立即產生影響。
中國的迅速回應
中國迅速展開對等反制措施,對美國出口的關鍵產品徵收報復性關稅,如煤炭、液化天然氣與農業機械等,稅率範圍為10%至15%,直接波及能源與糧食生產等戰略領域。同時,中國擴大出口管制,限制對高科技製造至關重要的關鍵礦物出口,包括鎢、碲、鉍、鉬、銦,並在此前加強對鎵(金屬電子製造關鍵材料)的管制。
除了關稅措施外,中國還啟動所謂「不可靠實體清單」,限制美國主要企業在敏感領域的商業活動。對一家美國知名科技公司發起的反壟斷調查,進一步加大監管壓力。
升級與市場影響
在你來我往的關稅競爭中,雙方關稅水準激增至歷史新高。到春季時,美中兩國平均實施關稅水準已升至史無前例的水準,美國從2.5%躍升至接近27%。一度甚至傳出美國關稅將達145%,中國報復性關稅則達到125%,幾乎完全阻斷雙邊貿易。
企業受到的直接衝擊極為顯著。供應鏈受到嚴重擾亂,成本上升,使美國零售商必須重新思考採購策略,尤其是在年度銷售旺季前夕。對於美國出口商而言,進入中國市場受限令農業、能源與科技等產業的營收受到壓力。仰賴美國零組件的中國企業,也面臨同樣困境。
談判、暫時緩解與戰略部署
認識到經濟風險後,華府與北京暫停進一步升級,並啟動延長休戰的談判。特朗普政府延長90天關稅休戰期限,將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上限定為30%,美國商品的關稅上限定為10%。此舉時機恰逢美國零售業備戰年終購物旺季,有效降低高關稅的威脅。
分析認為,此舉的目的是為供應鏈規劃爭取喘息空間,並為特朗普與習近平高層會談鋪路。談判中,雙方同意豁免部分商品,約合400億美元美國商品與1020億美元中國商品,透露出進一步妥協的可能。
銅製品關稅:產業新焦點
七月,美國政府再次增加貿易壁壘,對半成品銅製品及高銅含量衍生品徵收50%關稅,涵蓋管材、電線、棒材、板材以及連接器。值得一提的是,精煉銅與原礦仍屬豁免範圍,關稅僅針對產品中的銅含量。此舉針對建築、能源和電子等產業的關鍵原料,令相關製造成本與運作複雜度顯著增加。
投資者與企業須關注的要點
對金融部落客、投資人及企業策略人員而言,以下數點尤需特別留意:
前景展望
儘管關稅休戰稍帶來短暫紓緩,根本問題如智慧財產權保護、貿易不均與戰略競爭依舊未解。金融觀察者應料未來仍會有新一輪升級與談判,每一波都將給全球市場帶來深遠影響。
持續掌握政策動態、行業別關稅及磋商進展至關重要。企業應優先部署靈活供應鏈策略與風險管理機制。對於投資人而言,產業分析與地緣風險評估將在2025年這個動盪貿易環境中比以往更重要。
![]() | ![]() |
Gold V.1.3.1 signal Telegram Channel (English) | 黃金交易訊號 V.1.3.1 Telegram 群組 (中文) |
講座內容頁面 |
![]() |
進入 |
講座內容頁面 |
![]() |
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