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Gold V.1.3.1 signal Telegram Channel (English) | 黃金交易訊號 V.1.3.1 Telegram 群組 (中文) |
明尼蘇達州已成為最新一個對 TikTok 採取法律行動的州,象徵美國各州要求社群媒體平台對兒童所面臨風險負責的行動持續擴大。2025年8月19日,明尼蘇達州檢察總長基思·埃里森(Keith Ellison)提出一項大規模訴訟,指控 TikTok 以故意讓人上癮的功能與操控性商業手法剝削年輕人。
明尼蘇達州對 TikTok 的訴訟解析
埃里森的訴狀指稱,TikTok 明知兒童及青少年在神經發展階段的脆弱處,卻加以利用。透過諸如個人化內容推薦演算法和無限滑動介面等設計,TikTok 被控打造了一個能將用戶黏著最久的平台。訴訟中直接將此情況比擬為過去對大型菸草公司的訴訟,形容 TikTok 猶如「數位尼古丁」,其演算法助長了用戶的強迫性行為,尤其是在年輕族群中更為顯著。
其中一項重點指控與 TikTok 的美顏濾鏡有關。這些濾鏡不僅改變外貌,也強化了對身體形象的有害觀念。訴狀指出,美顏濾鏡通常預設為未成年用戶自動開啟,儘管相關研究證明,青少年在青春期時,對身體畸形恐懼症及飲食失調等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顯著升高。訴訟中援引的內部文件顯示,公司已知這些濾鏡會帶來負面影響,卻鮮有實質作為加以解決。
虛擬經濟與剝削問題
另一項重要指控針對 TikTok 的「LIVE」直播功能及其未受規範的虛擬禮物市場。用戶可用現金購買虛擬禮物贈予主播。明尼蘇達州主張,這套虛擬經濟不僅鼓勵未成年用戶增加螢幕時間與衝動消費,更讓性剝削與經濟剝削有可乘之機。已有紀錄顯示,一些青少年用戶在直播過程中遭受脅迫或操控,凸顯當平台缺乏足夠保護措施時,可能帶來的威脅。
聚焦心理健康影響
這次行動的背景,是明尼蘇達州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嚴重。最新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明州高三學生反映自己長期感到沮喪或絕望,將近七成經常處於焦慮或緊張狀態。訴訟也引用多項研究,指出過度使用社群媒體(尤其是設計上易致上癮的平台)會大幅增加青少年抑鬱、焦慮,甚至出現自殺想法的風險。
訴狀也謹慎提及,社群媒體確實能為年輕人帶來創意、學習與連結的機會。然而,當企業模式將利潤置於福祉之上、並已對兒童心理健康造成明確負面影響時,州方立場明確畫下界線。
全國趨勢及潛在後果
明尼蘇達州並非唯一將主要社群媒體企業推上法庭的州。美國已有數州展開類似訴訟,有州甚至公開表示,策略比照1990年代針對菸草公司的重量級案件。隨著對大型科技企業的檢視愈發嚴厲,這些訴訟的結果很可能對平台運作產生深遠影響,包括必須提升透明度、用戶安全與兒童保護措施。
與此同時,聯邦政府也正考慮要求 TikTok 母公司字節跳動(ByteDance)以國安為由出讓美國業務。隨著州級訴訟與聯邦潛在行動並進,TikTok 及整體社群網路產業都被推上了監管的聚光燈下。
展望未來
這場正在醞釀的司法戰,不僅受到關心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長與教育界密切關注,也牽動著投資人和科技領袖對美國社群平台發展的觀察。對金融界而言,此訴訟意味著社群媒體巨頭過往高速、少干預的發展時代將告結束,迎來問責與嚴格監管的新局。
隨著明州訴訟進入司法審理,這將考驗消費者保護法在以演算法驅動商業模式時代的邊界,並持續引發外界對數位平台如何保障未成年用戶的重大討論。這場訴訟的結果,很可能為未來多年科技產業的兒童安全與倫理設計,奠定新標準。
![]() | ![]() |
Gold V.1.3.1 signal Telegram Channel (English) | 黃金交易訊號 V.1.3.1 Telegram 群組 (中文) |
講座內容頁面 |
![]() |
進入 |
講座內容頁面 |
![]() |
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