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Gold V.1.3.1 signal Telegram Channel (English) | 黃金交易訊號 V.1.3.1 Telegram 群組 (中文) |
住房通膨終於趨緩,但仍是推高整體物價的最大單一動力,且很可能在未來數月持續影響利率走向與消費者荷包。
住所成本(包含租金與自有住房的隱含居住成本)約占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三分之一,在「核心」通膨中的權重更高。這種高權重意味著,住房的微小變動就能左右通膨全局。近期,隨著商品價格正常化、部分服務放緩,整體通膨已降溫;但住所仍是撐高總數的主因,儘管基礎訊號已顯示前景將走向溫和。
為何出現背離?官方的住所通膨屬於滯後指標。租約續約會以延遲方式反映在數據中,因此CPI更像捕捉過去的租金上漲,而非當前市場狀況。私人市場指標已一段時間顯示降溫:新簽租約租金成長在多個主要都會區持平甚至下滑、空置率小幅上升,且多戶型(公寓)完工量在多年建造積壓後激增。這些趨勢通常需要數個季度(而非數月)才會完整反映到CPI。
對屋主而言,情況較為複雜。接近數十年高位的房貸利率在2023–2024年大幅推升買屋的月付成本,讓許多潛在賣方因手握低利舊貸而「被鎖住」,壓縮了現有屋庫存。到了2025年,庫存已自極低水位回升,房價漲幅也從先前的火熱步調放慢,但以歷史標準來看,負擔能力仍然吃緊。較高的借貸成本已抑制需求、放緩房價成長,但尚不足以帶來普遍性的價格下跌,特別是在供給持續短缺的地區。
對租屋族而言,全國性的高壓高峰看來已過,但各城市與社區差異顯著。公寓供給管線的新供應——尤其在陽光帶與成長快速的次級市場——提高了競爭,讓租客在優惠與續約上有更多議價空間。沿海與供給受限市場仍偏緊,但即便如此,租金成長也已從2021–2022年的極端水準明顯降速。
對通膨與聯準會的意涵:隨著較新的、偏軟的租金數據逐步取代去年偏高的租約,住所通膨應會持續下滑。考量住所的超大權重,這種溫和走低可實質拉近核心通膨與聯準會目標之間的距離。不過,由於傳導緩慢且不均勻,住房很可能仍在一段時間內繼續是通膨的最大單一貢獻來源,儘管其推升力量正逐步減弱。
未來數季值得關注的關鍵動態:
對家庭與投資人的實務重點:
重點結論:住房通膨正在降溫,這對更廣泛的通膨治理是個可喜轉變。但由於住所在通膨統計中占比龐大且調整帶滯後,它仍是使物價維持高檔的最大因素。除非利率、供給或景氣動能出現重大變化,住所相關讀數更可能是持續、循序的放鬆,而非急速下滑。
![]() | ![]() |
Gold V.1.3.1 signal Telegram Channel (English) | 黃金交易訊號 V.1.3.1 Telegram 群組 (中文) |
講座內容頁面 |
![]() |
進入 |
講座內容頁面 |
![]() |
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