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Gold V.1.3.1 signal Telegram Channel (English) | 黃金交易訊號 V.1.3.1 Telegram 群組 (中文) |
近來美國樓市的變化,引起了不少市場觀察者的注意。尤其是進入2025年下半年之際,各方數據和訊號顯示,這個全球最大房地產市場正進一步面對來自高利率與買家負擔能力下滑的雙重壓力。
根據一位知名經濟學家的最新分析,美國大多數房屋建築商已開始延後購地與開發項目,甚至部分建商直接暫停啟動新案,顯示他們對未來新屋需求的信心明顯轉弱。這種「退場」行為通常被視為市場轉折臨近的指標之一。
從數據來看,也能印證這種市場氣氛的改變。美國全國住宅建築商協會(NAHB)公布,建商信心指數雖在七月略有反彈,卻仍連續第15個月處於負面區間,說明即使短期內有微幅改善,整體信心依然不足。建商預測,單戶住宅的開工量在2025年將進一步下滑,主因不外乎是房價高居不下,加上貸款利率仍處於多年高位,讓一般家庭的購屋負擔能力備受考驗。
值得一提的是,七月有多達38%的建商選擇降價出售新屋,是自2022年以來最高的比例,平均降幅約為5%。此外,超過六成的建商改以各種優惠吸引買家,也突顯在競爭加劇的環境下,銷售壓力與日俱增。
目前美國樓市也出現了相當明顯的區域分化。在東北部與中西部,由於可售物業供應有限,房價尚能維持小幅上漲;但在南部與西部,例如佛羅里達與德州,房價已自高點回落逾9%,而市場上的庫存大增,買家的議價空間也相對擴闊。整體來看,全美活躍房源年增率超過33%,即使供應正在增加,但仍未能彌補整體市場數年的供需失衡。
目前最壓迫市場的關鍵因素,仍是居高不下的利率。七月份,美國30年期固定房貸利率維持在約6.78%,儘管略低於年初的7%關口,但仍遠高於疫情前的水平。專家普遍預期,短期內利率難以出現明顯下調,意味著購屋能力的壓力將持續。根據業界估算,一個年收入7.5萬美元的家庭,現時只能負擔全美約兩成的住宅選項,遠低於疫情前的五成水平。
在建築方面,由於人手短缺、供應鏈問題未解,以及原材料價格持續高漲,許多新建項目的施工期被迫拉長,即使市場實際仍有一定剛性需求,也難以快速將新屋推向市場。
展望未來數月,美國樓市很大機會延續「價格高、供應少」的格局。雖然個別地區已開始出現價格調整,但整體供應的不足限制了大幅回調的空間。對買家來說,這個時期雖可能較容易談判出優惠,但要找到符合預算的好選擇仍需耐心;至於賣家與建商,則可能要調整對價格與銷售速度的期望,採取更彈性的策略應對市場變化。
整體而言,建商目前的保守作風與延後投資行為,已為市場敲響警號。隨著利率、經濟環境及政策走向持續影響市場脈動,未來幾個月的美國樓市發展,值得持續關注。
![]() | ![]() |
Gold V.1.3.1 signal Telegram Channel (English) | 黃金交易訊號 V.1.3.1 Telegram 群組 (中文) |
講座內容頁面 |
![]() |
進入 |
講座內容頁面 |
![]() |
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