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Gold V.1.3.1 signal Telegram Channel (English) | 黃金交易訊號 V.1.3.1 Telegram 群組 (中文) |
美國經濟在2025年開局表現不佳,GDP於第一季年化下滑0.3%,為三年以來首次錄得負增長。
關稅政策與進口潮擾亂市場
導致經濟收縮的其中一項主因,是近期美中、美墨貿易關係的迅速變化。為了應對川普政府提出的全新關稅措施——包括對中國商品加徵最高達145%的關稅,以及針對墨西哥及加拿大商品加徵25%的稅率——企業加快進口節奏,造成第一季進口年增達14.2%,創下2021年來最大增幅。
這股「搶貨潮」雖短期支撐了不少企業的庫存,但在GDP計算中,淨出口卻因大量進口而大幅減分,拖累整體經濟表現1.8個百分點。民主黨陣營不滿此政策影響,參議員Elizabeth Warren批評其為「窒礙經濟發展、不負責任的稅改戰略」,而白宮方面則強調目標是強化本土工業實力。無論立場如何,過渡性的進口激增現象,已反映出市場正處於不確定環境下的調整期。
市場預期與政策方向分歧加劇
儘管美聯儲在3月的議息會議中維持利率不變,並預測2025年全年將有兩次降息安排,但市場的看法更為保守,期貨定價僅反映一次降息,甚至有分析指全年或維持現狀不動。其中原因之一,是數據面出現明顯矛盾:一方面,消費者信心指數下滑至一年新低,另一方面,零售數據則出現0.9%的增長,說明家庭消費仍具一定韌性。
同時間,市場對通脹前景的看法也明顯分歧。密西根大學的4月調查指出,用戶對未來五年的通脹預期已升至3.2%,為自1993年以來最大單月升幅。與此同時,債市反映的預期通脹變化不大,保持在約2.8%的水準,可見市場共識尚未形成。
衰退陰影未散 政策回旋空間受限
經濟是否已步入衰退,也成為討論熱點。亞特蘭大聯儲的GDPNow估算模型,在排除黃金等進口異項後,確認第一季實質經濟下跌0.3%,若第二季無法回升,將正式踏入技術性衰退區間。前堪薩斯聯儲總裁Esther George坦言:「這種狀況讓人想起70年代的滯脹局面,但當時美國的政策儲備比今天多得多。」
根據高盛推算,要將核心PCE通脹壓回2%的目標區,美聯儲需要將利率維持在5%以上,並持續至少一年半,而目前的政策利率僅在4.25%至4.5%區間,顯示仍存在一段距離。此外,隨着11月總統大選進入倒數,政治壓力亦有可能牽動聯準會的利率節奏與決策空間。
國際變數加劇不確定性
疫情後的國際貿易局勢尚未穩定,中國已在4月針對美國農產品與飛機零件加徵高達84%的報復性關稅,涉案金額高達600億美元。此舉不僅打擊相關產業信心,亦造成標普500指數單日暴跌3.5%,突顯市場對地緣政治與經貿政策的敏感程度。
歐洲方面,儘管歐洲央行釋出可能於6月降息的訊號,但歐元區4月的通脹回升至3.1%,令其政策寬鬆步伐恐遇阻力。而在匯市方面,美元指數攀升至105.3,創下近兩年新高。強勢美元雖對抑制進口通脹有利,但亦讓跨國企業面臨匯兌損失。蘋果公司就表示,光是第一季就因匯率因素損失營收達23億美元。
綜合而言,美國目前的經濟情勢正處於「進退兩難」的敏感時刻:國內經濟走弱,通脹復燃,而外部環境亦愈發複雜。在這種情況下,聯準會未來數月的政策選擇將對全球市場產生深遠影響,必須在穩定物價與支撐經濟之間,謹慎取得平衡。
![]() | ![]() |
Gold V.1.3.1 signal Telegram Channel (English) | 黃金交易訊號 V.1.3.1 Telegram 群組 (中文) |
講座內容頁面 |
![]() |
進入 |
講座內容頁面 |
![]() |
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