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徵汽車零件關稅25%,衝擊全球產業鏈|港股汽車科技板塊走勢及投資者應對策略解析

Home  美國加徵汽車零件關稅25%,衝擊全球產業鏈|港股汽車科技板塊走勢及投資者應對策略解析


美國加徵汽車零件關稅25%,衝擊全球產業鏈|港股汽車科技板塊走勢及投資者應對策略解析

2025-05-06 @ 00:55

2025年5月3日,美國政府對進口汽車零件正式加徵25%關稅,這項政策既旨在推動本土製造,也在汽車產業中掀起了不小的渲染波瀾。這不只是另一個貿易動作,而是牽一髮動全身,從整車廠商到消費者、從股市到供應鏈,相關各方都被捲入這場政策風暴當中。

根據白宮公布的行政命令,關稅主要適用於來自非北美地區的汽車零件,而符合美墨加協定(USMCA)規範的零件則可免於被課稅。為了減緩業界的衝擊,白宮特別設置了一套名為「進口調整抵免」的制度,讓在美國組裝的車輛在報稅時可以根據建議零售價(MSRP)申請部分抵免。該計劃首年可抵免3.75%,下一年度則縮減至2.5%,並預計於2027年5月結束。

對於企業而言,這一政策將直接影響成本結構。以通用汽車(GM)為例,雖然今年首季財報亮眼,但考慮到政策不確定性,該公司選擇推遲原訂於5月初召開的財報電話會議。GM表示,若進口零件成本進一步上升,公司全年盈利可能需下修5至7%。與此同時,其他產業也感受到政策影響,例如半導體供應商恩智浦電子(NXP Semiconductors)儘管財報數據優於預期,仍因高層變動與貿易風險打擊,股價出現單日大跌。

反觀供應鏈技術設備商如Zebra Technologies則表現不俗,其股價受益於自動化趨勢與財報超標,出現顯著上漲。不難看出,在政策收緊的環境下,能夠協助企業提升效率與降低成本的供應鏈技術愈發受到市場青睞。

新關稅所帶來的衝擊也迅速傳導至消費市場。根據汽車數據分析公司Edmunds的預估,新車採購成本可能因此提升5,000至10,000美元,主要原因是美國汽車仍高度依賴進口零件。除了車價,維修開支也將走高,特別是煞車、傳動系統等常見零件多來自海外。專門車主維修的市場人士指出,車主未來維修費用平均將增幅15%至20%。

這也導致二手車市場湧現明顯的需求回溫。根據業界觀察,過去兩週內相關搜尋與查詢量上升近三成,尤其是像福特F-150與豐田Camry一類本地化程度較高的燃油車型,更成為消費者關注焦點。對不少家庭來說,在新車價格持續上揚之際,考慮二手車成了更務實的選項。

政策也引發科技與電商企業的動作與反彈。亞馬遜於網站上增加「關稅占比」的顯示,意圖讓消費者清晰了解商品價格中有多少為政策所致,但卻遭白宮批評其行動具挑釁意味。評論普遍認為,此舉留下了政治與商業互動的新變數,至少在價格透明與消費者認知上增添波瀾。

值得一提的是,航空業也感受到政策的邊際影響。波音儘管未直接受關稅約束,但因其零件供應商Spirit AeroSystems與歐洲空中巴士達成轉單協議,市場普遍認為此舉有助穩定供應鏈,也使波音股價在最近一週出現雙位數百分比回升。

在長遠層面,供應鏈重新布局成為不得不面對的課題。據供應鏈顧問機構Forvis Mazars評估,若零件成本居高不下,未來三年北美輕型汽車銷量可能減少10%。然而,一些在地工業設備企業如Honeywell則利用局勢擴大市場優勢,其第一季度財報因自動化產品表現超預期,股價出現上升。

雖然白宮希望以抵免制度吸引企業回流美國設廠,但涵蓋MSRP的抵免申請手續繁複,加上產地證明核實程序嚴謹,讓不少中小零件製造商裹足不前。一些業者甚至開始考慮南移墨西哥設廠,以善用USMCA優惠。

總體而言,這場由汽車零件關稅引發的變局,是一次深刻的產業重組契機,也伴隨著實質的短期挑戰。不論是坐在駕駛座的消費者,還是掌握方向盤的企業主,接下來的兩年都將是高度不確定與策略調整的關鍵期。未來的關鍵,將取決於美國本土製造能力能否迅速補上缺口,以及貿易對手是否展開反制措施,進一步擴大貿易摩擦的波幅。在政策與現實之間的平衡,既是風險,也是機會。

Tag:
最新 技術分析
1uptick

最強交易訊號

助你輕鬆把握盈利

外匯 PRO Channel v.1.3.1

啟動於: 15-12-2022

*淨收益未扣除交易成本

尚勢財經 | 1uptick Analytics @

提高盈利機會 放輕您的交易壓力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 閣下可自行决定利用本網站的資料、策略及交易訊號作學術及參考用途。1uptick 不能亦不會保證任何在本網站/應用程式中發表,現在或未來的買入或賣出評論和訊息會否帶來盈利。過往之表現不一定反映未來之表現。1uptick不可能作出該保證及用戶不應該作出該假設。讀者在執行交易前應諮詢獨立專業意見。1uptick不會游說任何訂戶或訪客執行任何交易,閣下須為所有執行的交易負責。

© 2022-25 – 1uptick Analytics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 閣下可自行决定利用本網站的資料、策略及交易訊號作學術及參考用途。1uptick 不能亦不會保證任何在本網站/應用程式中發表,現在或未來的買入或賣出評論和訊息會否帶來贏利。過往之表現不一定反映未來之表現。1uptick不可能作出該保證及用戶不應該作出該假設。讀者在執行交易前應諮詢獨立專業意見。1uptick不會游說任何訂戶或訪客執行任何交易,閣下須為所有執行的交易負責。

© 1uptick Analytics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

首頁
市況分析
財經日曆
交易工具
交易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