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Gold V.1.3.1 signal Telegram Channel (English) | 黃金交易訊號 V.1.3.1 Telegram 群組 (中文) |
中國人民銀行自5月8日起,下調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10個基點,最新的隔夜、7天及1個月期SLF利率分別調整至2.25%、2.40%與2.75%。這是繼此前一連串貨幣寬鬆措施後,再次釋放政策支持的明確訊號,顯示人行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持續透過靈活的貨幣工具來穩定市場預期與支撐經濟基本面。
SLF作為央行提供短期流動性的主要工具之一,其利率水準被市場視為貨幣市場利率走廊的上限。此次調整前,三個期限的SLF利率較高,調降後將有效降低銀行從央行獲取資金的邊際成本。有分析指出,這對銀行同業拆借市場和實體經濟資金成本都有一定的下行引導作用。
這次利率調整與人行近期其他政策舉措形成協同效應。就在同一天,人行宣布將在5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市場預期釋放長期流動性約1兆元人民幣。同時,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亦從1.50%降至1.40%。這些動作反映出人行正運用價格與數量工具並進,進一步加強對經濟成長的支持力道。
業界普遍認為,SLF利率的下調,搭配一系列定向支持工具,有助於暢通利率傳導機制。例如,支農支小再貸款與科技創新再貸款利率也同步下調至1.5%,政策性銀行的抵押補充貸款(PSL)利率下降至2%。這顯示中央政策聚焦於穩定民生、服務中小企業及支持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透過精準調控,提振內部發展動能。
儘管市場對政策表現出正面反應,如金融板塊股價普遍攀升,但投資者更關心的是寬鬆措施的實際效果。以往經驗顯示,類似的政策工具在推動信貸投放與降低融資成本方面確有成效。不過,在當前內外部挑戰交織、房地產市場仍處於調整階段的背景下,單靠貨幣政策或難以全面提振需求。
人行方面也表明,SLF等工具將更關注資源的定向配置,特別針對中小金融機構、民生領域與新質生產力的貸款需求。例如,去年推出的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專案正是以定向擴大信貸投放、鼓勵銀行支持利民產業為主軸。
從政策前景來看,人行未來仍將緊扣「以我為主」的原則推動利率機制改革,在穩增長與控風險之間尋求平衡。然而,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例如美聯儲利率政策走向對人民幣匯率形成的壓力,亦可能對國內寬鬆空間產生牽制。
此外,銀行體系面臨利差收窄挑戰。2025年第一季度,商業銀行淨息差已見歷史低檔。儘管融資成本有所下行,但企業貸款利率同步降低,也對銀行獲利能力構成壓力。監管機構或需考慮進一步推動存款利率市場化,或透過其他政策工具來紓緩金融機構經營壓力。
總的來說,此次SLF利率調整是在宏觀政策整體框架下的延續與深化,顯示人行希望通過溫和寬鬆,為經濟注入活力。配合財政政策發力與制度改革推進,未來幾個月的經濟表現仍值得密切關注,特別是在消費與民間投資能否實質回暖方面。
![]() | ![]() |
Gold V.1.3.1 signal Telegram Channel (English) | 黃金交易訊號 V.1.3.1 Telegram 群組 (中文) |
講座內容頁面 |
![]() |
進入 |
講座內容頁面 |
![]() |
進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