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2025關稅政策引爆全球貿易戰疑慮
2025-04-03 @ 23:31

川普新關稅引發全球反彈與經濟不確定性
到了2025年4月,川普政府再度掀起全球貿易煙硝,推出一系列強制性關稅措施,目的是減少貿易赤字並重振國內產業。雖然政策初衷是保護本土經濟,但這些激進手段迅速引發全球多國反彈,也讓各產業風聲鶴唳,更不免令人擔心新一輪的貿易戰風暴即將來臨。
美國新關稅明細:汽車、鋼鐵與全球貿易大洗牌
主要的新關稅措施如下:
- 對進口汽車加徵25%關稅,自2025年4月3日生效 —— 幾乎影響所有非USMCA(即加拿大與墨西哥)來源的進口汽車。
- 對全球進口的重要汽車零件加徵25%關稅,預計於2025年5月3日上路。
- 對全球進口的鋼鐵與鋁材關稅提高至25%,已自2025年3月12日生效。
- 對中國進口商品廣泛採取20%加徵關稅,自2025年3月4日實施。
- 對所有全球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以“國家緊急狀態”理由發布,自2025年4月5日起實施。
未來可能新增關稅的類別包括:
這些產業的措施目前正在審查中,但若正式推行,勢必會對家庭開銷與製造業供應鏈造成不小衝擊。
全球貿易夥伴反應快速且強硬
儘管華府表示這些措施是為了抵制不公平貿易,但各國並未買單,反而迅速提出強硬反制方案。
加拿大與墨西哥:透過USMCA爭取豁免
- 加拿大與墨西哥正積極透過USMCA條款進行談判,希望獲得全面豁免,但對擴大關稅範圍仍抱持憂慮。
- 墨西哥政府將美方關稅批評為“不合理”,同時警告可能對美國農產品與製造品祭出對等報復性關稅。
歐盟:計畫啟動260億歐元反制方案
- 歐盟針對美國對鋼鐵與鋁材徵稅的措施,準備對總值260億歐元(約280億美元)的美國輸出商品加稅。
- 歐盟反制項目包括最高50%關稅,涵蓋機車、波本威士忌、紡織品、家禽與牛肉等美國出口品。
- 出於協商空間,歐盟已將新關稅實施時間推遲至4月中。
中國:更進一步的摩擦在所難免
- 中國當局對3月4日提升關稅的行動提出嚴厲批評,並警告將對美國商品採取報復措施。
- 儘管尚未明確列出反制細節,但外界普遍預期中國將針對重要美國出口產品——如大豆與電子零組件進行反擊。
經濟層面的全面影響
川普關稅政策的衝擊正逐步延伸至消費者與產業各個層面:
- 消費者物價: 分析師預測進口車、汽車零件與日常用品價格將上漲,成本勢必轉嫁至消費端。
- 北美供應鏈拖累: 仰賴美國、墨西哥與加拿大三邊供應鏈的產業可能遭遇交貨延遲與成本上升的壓力。
- 製造業衝擊: 許多需要進口原料的美國製造商將面臨成本上升、利潤被壓縮的挑戰。
- 貿易赤字問題: 雖然政府主張加稅有助於減少貿易逆差、強化國內產業,但不少經濟學者警告,報復性關稅可能削弱美國出口競爭力。
華爾街反應:部分產業震盪下挫
股市對這波關稅浪潮反應不一,引發部分產業劇烈波動。
- 汽車類股市場: 多家外國車廠股價下跌,美國本土製造商反而可能因此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