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經濟在挑戰中展現韌性
2025-03-19 @ 17:31

中國經濟在2025年初展現韌性,儘管挑戰仍在
零售與工業增長強勁,推動經濟動能
根據國家統計局(NBS)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在2025年初展現出良好開局,表現優於市場預期。這股增長動能主要來自兩大關鍵領域:強勁的零售銷售及工業產出回升。
-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達到人民幣8.37萬億元(約合1.16萬億美元)。這一亮眼表現,部分歸功於政府推出的《促消費行動方案》,其中包括以舊換新補貼及擴大社會福利等措施。
- 工業產值同比增長5.9%,主要受到政府公共投資及刺激政策的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及製造業擴張,成為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支撐。
服務業與對外貿易表現不一
雖然零售及工業部門表現亮眼,但服務業與外貿數據則顯得較為參差不齊。
- 服務業增長略有放緩,同比增長5.6%,低於2024年第四季度的6.3%。
- 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在2月回升,恢復至2024年第四季度的平均水準。然而,服務業PMI仍低於上一季度。
- 外貿形勢仍充滿不確定性:進出口總額同比下降1.2%,達到人民幣6.54萬億元(約合9072.7億美元)。其中,出口同比增長3.4%,達到人民幣3.88萬億元(約合5381.2億美元),但進口則大幅下降7.3%。
進口下降,顯示出國內需求疲弱,反映出消費者與企業的謹慎態度,同時也受到全球貿易環境不確定性的影響。
房地產市場與就業壓力仍待解決
儘管經濟數據有所改善,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仍是重大挑戰之一。
- 房地產投資在2025年前兩個月下降近10%,顯示樓市仍面臨不穩定因素。
- 失業率在1月和2月達到5.3%,創下兩年來新高。這一增長部分受到春節假期的季節性因素影響,但也反映出勞動市場仍面臨壓力。
低迷的房地產市場影響了消費者信心,進而抑制內需,影響經濟在關鍵領域的復甦步伐。
通脹壓力與消費者信心
中國仍在與通縮壓力搏鬥,這可能進一步影響未來的經濟增長。
-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在2025年前兩個月同比下降0.1%。食品價格同比下降1.5%,而核心通脹僅微升至0.25%。
- 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2.3%,顯示製造業的定價能力仍然疲軟。
- 消費者信心仍然脆弱,主要受房地產市場動盪和就業市場不確定性影響。不過,政府推動的家電以舊換新補貼等政策,已經開始發揮促進消費的作用。
政府政策與經濟展望
儘管中國經濟展現出韌性,但仍面臨多重挑戰。政府已設定2025年GDP增長目標為5%,並推出多項政策來促進復甦。
- 促進居民收入增長:新政策旨在刺激家庭消費,以對抗疲弱的內需。
- 吸引外資:北京正在放寬電信及生物科技等關鍵行業的市場准入,以吸引海外資本。
- 擴大刺激措施:政府持續加大對基礎設施及工業生產的投資,穩定經濟增長。
儘管房地產低迷及出口放緩等挑戰仍在,但這些積極的政策將成為推動中國在2025年持續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